重读毛主席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感触很深。从指导人生、引领事业的角度来看,几十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有着强大的意义,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三〇年一月五日,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了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从把握人生、工作的角度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本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本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事物的属性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这决定了要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顺势而为。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说的就是:顺势而为,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方向,才能成就自我。毛泽东认为当时中国统治阶级内部的长期混战、中国农民问题的严峻、工农民主政权口号的正确、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发展以及红色区域的存在发展等等,其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做出了以下论断:“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星火燎原”的推断,正是对时局发展描述的点睛之笔。而后的革命发展证实了毛泽东上述论断的正确。世间万事万物,其表象纷繁复杂,很多时候,我们会处于“浮云遮望眼”的状态,迷茫甚而痛苦,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身处于“浮云”之中,没有认清“浮云”背后的要害和本质,而往往只从“标”上谋求解决之道,结果治标不治本,无助于事。因此,要想不迷茫,就要认清事物的本质,要想一番成就,那就要把握事物发展变化做到顺势而为。
而如何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毛泽东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给我们指出了方法,那就是“......详细地去观察......各种矛盾是否真正向前发展了,才能做决定。”毛泽东认为“引领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包括“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等等。上述矛盾的“日益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议地是不远了。”由此可见,抓住事物的本质意味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跟踪主要矛盾的不断发展,那事物的本质亦会愈发明显、“毫无疑义”。因此,观察分析事物的主要矛盾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根本。所谓“详细地去观察”,其中包括了一系列思考、分析,再思考、再分析的思维过程。我们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分析、思考的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对观察和分析事物驾轻就熟,进而才能对事物本质的发展变化保持敏锐的感知力,这样,我们才能把控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
最后,分享毛泽东在文末的几句名言以激励在人生和事业上努力前行的我们。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